在國內天然氣市場企穩回升的大環境下,城市燃氣行業呈現平穩發展態勢,主營業務逐步回歸到天然氣銷售,以綜合能源和增值業務為代表的新興業務貢獻度有所增加。
2019年,在國內天然氣市場企穩回升的大環境下,城市燃氣行業呈現平穩發展態勢,企業經營效果較好,主營業務逐步回歸到天然氣銷售,以綜合能源和增值業務為代表的新興業務貢獻度有所增加,企業間的橫向整合開始發力,城市燃氣企業多元化發展特征日趨明顯。
一、整體業務表現
4月以來,港華燃氣、新奧能源、華潤燃氣、昆侖能源陸續公布了2019年業績。
(一)港華燃氣
氣量方面,港華燃氣實現天然氣銷售量111.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項目數量方面,合計項目總數達到132個,其中,新增1個城市燃氣項目,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東部沿海區域。同時新增8個分布式能源項目,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北、河南、廣東和江蘇省的部分城市開發區內,這些項目預計5年后可實現天然氣銷售量4億立方米;用戶數量方面,天然氣用戶達到1344萬戶,同比增長0.1%。
(二)華潤燃氣
氣量方面,華潤燃氣實現天然氣銷售量28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37%;項目數量方面,合計項目總數達到251個,其中,在江陰、南京、廈門、武夷山、內江等地獲取新項目并成立13家子企業。同時新增10個分布式能源項目,約340MW的裝機容量;用戶數量方面,天然氣用戶達到3795萬戶,同比增長9.5%。
(三)新奧能源
氣量方面,新奧能源實現天然氣銷售量19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7%;項目數量方面,合計項目總數達到217個,其中,新增7個位于山東省的燃氣項目。同時,新投運36個綜合能源項目,累計已投運綜合能源項目達98個;用戶數量方面,天然氣用戶達到3433萬戶,同比增長9.8%。
(四)昆侖能源
氣量方面,昆侖能源實現天然氣銷售量280.3億立方米,同比增加27.4%;項目數量方面,合計項目總數達到402個,其中,新開發70項目并投產,58個項目完成企業注冊;用戶數量方面,天然氣用戶達到1127萬戶,同比增長14.9%。
隨著大氣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大以及天然氣行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內天然氣市場持續穩定向前發展。2019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306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4%。天然氣需求的不斷增長為各城市燃氣行業帶來了發展的動力和機遇,各城市燃氣企業的用戶數量、項目數量仍保持一定規模的增長,從而有效帶動氣量增長。
就分類業務氣量來看,工業用氣占比最高且增幅最大,總體占比65%以上,其次是居民用氣和商業占比約35%,綜合能源業務用氣量占比最小約5%左右。這說明用氣格局仍然延續傳統的工業、民用和商業用氣的格局,近年興起的綜合能源業務雖然發展較快,但尚未成為主流。
二、發展過程中呈現新特征
(一)氣量提升帶動營收增加,天然氣銷售收入增速超過接駁收入增速
在天然氣銷量提高的推動下,4家企業2019年的總體收入規?燜僭齔ぃ驕齔し10.4%。其中,新奧能源實現收入70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6%,優于其他企業;港華燃氣實現收入約11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6%;華潤燃氣實現收入502.5億元,同比增長9.13%;昆侖能源實現收入11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燃氣銷售收入(相關產品銷售收入)在總體收入的占比進一步增加且已經超過60%,而各企業接駁收入雖然占比不同,但本年接駁收入占比卻均出現下滑且降至40%以下。其次,接駁費收入漲幅也普遍低于燃氣銷售(含相關產品銷售收入),除了新奧能源以外。港華燃氣的接駁費漲幅為3%,遠低于燃氣銷售11%的漲幅;新奧能源的接駁費漲幅為17.9%,略高于燃氣銷售17.7%的漲幅。
華潤燃氣的接駁費漲幅為6.3%,遠低于燃氣銷售13.1%的漲幅。接駁費仍有小幅增長主要是由于2019年還剩余部分“煤改氣”業務的持續推進,但是由于國內工程安裝收費標準收緊,城市燃氣企業開始轉變銷售策略,更替和調整新老業務,進一步提高了燃氣銷售收入占比。
最后,昆侖能源的業務結構與港華燃氣、新奧能源有所不同。2019年昆侖能源天然氣銷售、管道輸送業務板塊收入均呈現增長態勢,同比增長5%-7%,而LNG加工與儲運和勘探生產板塊的收入出現下滑,同比減少3%-5%。
原因是2018年以前,昆侖能源是以上游勘探開采以及LNG產業為核心業務,而2018年下半年昆侖能源明確終端政策后,開始轉向以終端零售業務為發展核心方向,并且傾注了大量人、財、物力,2019年天然氣銷售收入為681.83億元,同比增速達25%。
(二)利潤增長動力持續,接駁利潤增速已經低于天然氣銷售利潤增速
就凈利潤來看,4家燃氣企業凈利潤平均增長14.5%,較營收業績更為亮眼。其中,港華燃氣實現凈利潤1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新奧能源實現凈利潤5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華潤燃氣實現凈利潤4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3%;中石油昆侖實現凈利潤5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8%。
首先,燃氣企業的燃氣銷售利潤(相關產品銷售收入)占總體利潤比重已經超過50%,而接駁費的利潤占比則降至40%以下。其次,燃氣企業的接駁費利潤增幅也普遍低于燃氣銷售(含相關產品銷售收入)的增幅,港華燃氣的接駁費利潤增幅僅1%,遠低于燃氣銷售利潤17%的增幅;新奧能源的接駁費利潤增幅為8%,遠低于燃氣銷售利潤13%的增幅;華潤燃氣的接駁費利潤增幅為10.7%,與燃氣銷售利潤增幅接近(10.8%)。
最后,2019年昆侖能源的利潤增長主要來自天然氣銷售業務利潤增長的51.9%和天然氣管道業務利潤增長的13.6%,分別占總利潤增長的30.9%和39.4%,而LNG加工與儲運和勘探生產板塊的凈利潤出現下滑態勢,主要是因為液廠成本與價格倒掛與開工率不足,且受國際油價不景氣影響,收益出現下滑。天然氣銷售和管道輸送業務不僅貢獻了昆侖能源全部的凈利潤增長,還彌補了LNG產業鏈和上游勘探開采的利潤下滑受損部分。
結合城市燃氣企業收入和利潤情況,筆者認為,在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發展階段的期間,中國城市燃氣行業也進入了平穩發展期,高速增長階段。天然氣銷售逐漸成為收入和利潤增長的引擎,各個企業也逐漸回歸到以天然氣銷售為主的路子上來。
(三)城市燃氣企業逐年優化應收、應付賬款管理的效果開始顯現
再來看經營性現金流,經營性現金流量反映的是企業經營所帶來的現金,反映的是凈利潤和折舊、資產與負債的變動的關系。2019年,4家企業現金流均穩步增長,說明企業的生存能力較強。新奧能源增幅最大達到40.9%;昆侖能源次之,達到10.7%;港華燃氣增幅為3.5%,華潤燃氣增幅最小僅為1.79%。
這說明城市燃氣企業逐年優化應收、應付賬款管理的效果開始顯現,同時由于銷售氣量增長較快,企業分攤費用成本、對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均有所下降。
(四)傳統城市燃氣項目增長緩慢,綜合能源業務提速升級
經過統計,2019年,新奧能源、華潤燃氣、港華燃氣共計完成建設并投入運營54個綜合能源項目;而傳統城市燃氣項目僅增加20個。這說明,隨著“煤改氣”基本完成,管道天然氣普及率的提升,傳統城市燃氣項目發展空間較小。因此,城市燃氣企業開始逐步積累一批優質的綜合能源服務項目,并為推進企業向綜合能源服務商的轉型升級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五)以橫向并購為特征的新一輪整合已經啟動
受宏觀經濟下行和終端消費不暢等多重因素影響,2019年以來,很多民營燃氣企業面臨更大的債務和融資問題,一些企業經營愈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降杠桿、獲取流動資金,燃氣企業考慮出售資產或出讓部分股權的可能性增強。
新奧能源于2019年成功收購宣燃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獲得8個位于安徽和上海的優質燃氣項目;昆侖能源則依托資源優勢,強勢進入銷售終端,以16.55億元對價收購金鴻控股(含17個燃氣項目),并與黑龍江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推進東北地區終端利用項目開發。
三、城市燃氣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一)進入2020年以來,國家陸續發布與天然氣行業健康發展有關政策,對城市燃氣行業來說喜憂參半
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階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氣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要求城市燃氣企業及時降低非居民用氣終端銷售價格。3至4月份,各城市燃氣企業紛紛降價,平均降價幅度達到10%以上,應該說這對于降低企業用氣成本將會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
然而也要看到的是,近3年門站價格普遍上浮10%—20%,并且許多城市燃氣企業采購了高價的LNG來保障當地燃氣供應而導致成本同比增長,但是銷售端順價情況又不及預期。在目前終端大幅降價的情況下,等于是又增加了城市燃氣企業的天然氣采購成本,而上游企業給予大幅降價的可能性較。馕摶墑峭聘吡順鞘腥計笠檔牟曬撼殺,價差縮小進而會導致企業利潤下降。
2020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新版《中央定價目錄》,將門站價格移出國家定價的范疇,并將氣源價格單列,可根據市場狀況加以調整。這對位于第二梯隊的城市燃氣企業來說,更能夠促進他們積極尋找海外便宜氣源,單獨向管道公司支付管輸費后,就可以將資源引入到下游市。欣誚檔橢斬頌烊黃鄹。
(二)新冠疫情使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壓力,終端市場需求緩慢恢復,城市燃氣企業應未雨綢繆、積極應對困難
2020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地相繼關閉各類生產及經營場所,延長春節假期推遲復工時間,社會消費及生產大幅萎縮,對工商業用氣的需求減少。以2月為例,國內天然氣消費同比降幅約15%。東部和南部沿海一些城市燃氣消費總量同比下降20-25%。
同時,各級政府相繼推出應對疫情支援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扶持措施,要求城市燃氣企業有針對性的實施降低氣價、收費和延后繳費等優惠政策,這對城市燃氣企業的生產經營都帶來一定的影響。進入5月份之后,隨著疫情趨緩,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力度的增強,城市燃氣企業在做好用氣需求逐步回升準備工作的同時,也要嚴格預算控制,降低企業內部成本,盡量保持充足的現金流。
(三)油價下跌給城市燃氣企業創造了采購便宜LNG現貨的機會,也使企業更多的處于價格談判優勢地位
受油價暴跌的影響,國際LNG價格大幅下挫,目前美國亨利港價格在1.9美元/mmbtu附近,較2018年、2019年均價分別下降50%和23%。JKM現貨價格在今年的前三個季度也很可能持續處于3美元/mmbtu。
對于自有接收站、儲罐和外輸管道的一線城市燃氣企業和可以跟中海油爭取TUA機會的第二梯隊來說,當前開展進口LNG業務非常有利。部分城市燃氣企業將在2020年進一步擴大LNG接收能力,例如新奧舟山LNG的外輸管道將于今年第二季度建成,廣匯啟東LNG、上海洋山LNG將有新LNG儲罐建成投產。
對于擁有LNG進口能力的企業來說,在目前國際油氣價格低迷的環境下,除了LNG現貨,LNG長協合同也是可以考慮的。但是,計劃簽訂LNG長協的企業,需要考量是選擇與亨利港掛鉤的美國資源,還是與油價掛鉤的其他供應來源。公開信息顯示,2020-2025年,國內將迎來LNG接收站的新一輪投資建設高峰,千萬噸級的長協合同將可能于近兩三年內簽署。
根據思亞的預測,進口LNG的貢獻在最樂觀的情境下可達到1045萬噸/年。此前,美國LNG項目具有“優勢”的計價方式和商務模式而受到關注。然而疫情導致的需求銳減將使新增LNG進口目標難以企及,油價的走低更是讓潛在的國內買家擔憂美國LNG的競爭力。所以,盡早設計包括現貨、長協在內的“一攬子”LNG合同方案,是計劃開展LNG進口的城市燃氣企業的當務之急。
(四)挖掘用戶價值,關注用戶需求,深化增值業務
三年“煤改氣”工程已經完成,依靠政策推動消費的紅利基本釋放完畢。而且由于城市燃氣行業投資規模大,管網維護費用高,建設周期長,用戶增長和用氣量提升都較為緩慢。在居民氣價格倒掛和天然氣價格未改革到位的情況下,城市燃氣企業單靠天然氣銷售業務維持利潤增長的模式,無法成為企業長遠健康發展的“定心丸”。
特別是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在天然氣產品幾乎達到同質、用戶趨于飽和及用戶需求不斷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城市燃氣企業應加快利用管道天然氣核心主營業務形成的用戶資源,發揮品牌、渠道和市場優勢,努力為用戶提供燃氣具和安全產品銷售、燃氣保險、燃氣設施委托保養、戶內家裝等增值服務,進而實現企業內部改革、市場開拓和效益創收的多贏局面。
(五)城市燃氣企業加快數字化、智慧化轉型
近幾年,城市燃氣行業基礎設施建設迎來爆發式增長,然而城市燃氣管理過程中諸如規模化發展與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矛盾、龐大的信息與落后的信息管理方式矛盾、復雜的用戶管理模式與輕松的用戶體驗的矛盾等日漸顯現。
此次受疫情影響,城市燃氣企業開始大量采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包含管網調度、天然氣銷售和采購、遠程計量和收費以及線上會議等生產經營管理活動。
城市燃氣企業應以此為契機,依托“云大物移智”技術,配合最新的服務理念,全面實現燃氣信息化應用方案,從而進一步優化企業的供應鏈和產業鏈,改善企業管理,提升企業服務質量以及決策能力,大幅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城市燃氣企業也將逐步由數字燃氣向智能燃氣邁進,最終走向智慧燃氣。
2020年是城市燃氣行業“十三五”的收官之年,盡管新冠疫情、全球油氣下跌等“黑天鵝”事件給全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影響,但是在全體城市燃氣行業同仁的努力下,一定會給“十三五”收官畫上圓滿的句號。